我们的共同家园|听,野生动物交响乐

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报件齐备的综合交通、供水设施等建设项目,实施容缺受理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方式,十四五以来,审批交通、水利、卫生等民生工程120余个,水富港物流园铁路专用线、鲁巧高速、水青高速、威彝高速、猫鼻子水库、苏木水库等先后获批。

正在镇雄县一建筑工地上检查的镇雄县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副队长陈秀说:我们县对赤水河流域水质量的监管,主要是加强对煤矿、搅拌站、洗煤厂、建筑工地等几个行业产生废水的监管,如果发现违法排污的,一定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督促整改到位附件: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教育部办公厅2023年6月12日其中,云南49所学校(昭通2所学校)确定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祝贺以上学校来源:教育部网站、云南网。

我们的共同家园|听,野生动物交响乐

健康学校建设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系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各地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学校建设路径,把新冠疫情防控成果转化为健康治理政策、学校健康管理制度和师生健康行为规范,全面推动近视防控、肥胖防控、预防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急救教育等重点工作取得成效,提升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各单位建设周期为2年,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2025年7月。有关工作安排和要求如下。各地要统筹各类资源,提供条件保障,对健康学校建设予以政策、经费支持和倾斜,建设优质健康教育资源,加强管理人员、校医和教师培训,组织学校间协作交流和共建共享,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健康素养、学校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学校建设成果展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确定1075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建设周期为2年教育部网站截图详情如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3〕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2〕15号)精神,在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专家组审核、网络公示基础上,确定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等1075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工作指导,注重示范引领,确保建设实效。2014年,我只养了14头牛,在村党组织的帮助下,我租用了村集体的养殖场,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肉牛养殖规模扩大到了现在的200余头,带动83户村民养殖肉牛,其中脱贫户有32户,效益最好的一年实现收益60多万元。

昭通是农业大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种类繁多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孕育了丰富多样、品质优良、四季飘香的农特产品。目前,全市19.71万搬迁群众转移就业18万余人,务工收入占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的79.53%。刚刚结束的苗族花山节期间,‘云中苗寨3天时间实现营业收入33万元,乡村新业态发展渐入佳境。近日,记者在昭通市鲁甸县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看到,年产500吨冷榨核桃油和2500吨浓香菜籽油精深加工项目投入运行,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里各式设备有序运转,身着工作服的技术员们各司其职,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

彝良县云中苗寨咖啡屋。鲁甸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全县共发展核桃产业85万亩,产量达3.74万吨,产值达6.3亿元,涉及农户9万户36万余人,覆盖脱贫户1.3万余户4.9万余人。

我们的共同家园|听,野生动物交响乐

云中苗寨是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社区的一个村民小组,现有苗族123户574人,其中脱贫户有108户503人,曾是昭通市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贫困发生率最高、巩固脱贫成果最难、返贫风险最高的自然村之一。2021年8月,鲁甸县聚焦全县85万亩核桃产业,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引入本土油脂精深加工企业云南一品福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园区,启动实施冷榨核桃油和浓香菜籽油精深加工项目,为促进全县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注入新动力。我在苹果分选车间上班3年多了,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带班小组长,丈夫在园区开叉车装卸货物,我和丈夫每年的工资收入超过6万元。这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可24小时实时跟踪预警,只要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就能第一时间通知护林员到实地核查,遏制火情蔓延

作为昭通市首批3个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之一,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社区大苗寨村民小组盘活村庄资源、变身云中苗寨、迈向美丽经济,全村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实现新拓展。昭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坚持有组织输出,让群众能就业。为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靖安安置区党工委在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采取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打造香葱产业基地2000亩,帮助500余名不能外出的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务工增收。云中山居、花园餐饮、云中咖啡厅、百米烧烤长廊,乡村新业态激活发展新动能。

目前,通过建立完善产业联农带动促增收机制,全市农业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三类对象44.31万户,覆盖率100%。鲁甸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全县共发展核桃产业85万亩,产量达3.74万吨,产值达6.3亿元,涉及农户9万户36万余人,覆盖脱贫户1.3万余户4.9万余人。

我们的共同家园|听,野生动物交响乐

转移就业稳住增收基本盘昭阳区靖安安置区香葱种植基地。昭通是农业大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种类繁多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孕育了丰富多样、品质优良、四季飘香的农特产品。

——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李盛义我是沈家沟村的肉牛养殖大户。昭通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昭通市在推进先导工程建设中,坚持把脱贫人口增收作为主攻方向,采取党支部+先导工程+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产业基地,培育加工作坊,植入民宿、咖啡馆、便利店、餐饮店等经营业态,形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新业态。昭阳区委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昭阳区苹果产业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联动发展新格局,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劳动就业等7种联农带农促增收方式,带动农户11.7万户45.6万人增收,其中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8万户72万人,户均收入达7万元以上,人均收入1.8万元以上。苹果产业是昭阳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昭阳区委、区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土地流转,整合资金对产业经营主体开展基础设施支持、银行贷款贴息、联农带农奖补等,培育壮大苹果产销重点企业81个,全区苹果种植面积达73万亩,苹果总产量85万吨,综合产值90亿元。榨油季将从9月中旬持续到12月中旬,在剥壳、分拣等人工环节的用工量将达到9000余人次,至少可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18万元。

鲁甸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位于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是解决安置区近4万名搬迁群众后续发展的产业支撑项目。去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1.4亿元,产业增加值256.02亿元。

目前,安置区有劳动力22382人,已就业21441人,其中就近就业3200余人。相比传统热榨生产工艺,冷榨物理压榨技术生产的核桃油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常温存储时间更长。

为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推进智能化管护体系建设,日前,由中国保利集团投资800万元援建的巧家县森林草原防火监测调度系统及数据库建设一二期项目已在巧家县国有林场投入使用。这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可24小时实时跟踪预警,只要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我们就能第一时间通知护林员到实地核查,遏制火情蔓延。

近年来,昭通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特色养殖六大高原特色产业,成功创建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3个、特色县2个。打造昭阳建工金江船员等劳务品牌18个,从业人员达32.17万人。广大乡村有大量的闲置资产,要千方百计把村庄闲置资产盘活,引入城市动能,从改善乡村环境入手打造乡村热门打卡点,培育乡村新业态,激活发展新动能,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培育乡村新业态,激活发展新动能。

【声音】记者沈迅 蔡侯友从农民增收的角度来讲,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如果不拓展乡村新的经济空间,仅仅依靠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来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非常困难的。从永善县搬迁到靖安安置区的群众李生贵高兴地说。

2014年,我只养了14头牛,在村党组织的帮助下,我租用了村集体的养殖场,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肉牛养殖规模扩大到了现在的200余头,带动83户村民养殖肉牛,其中脱贫户有32户,效益最好的一年实现收益60多万元。作为我省劳务输出大市,昭通市农村劳动力有30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5万人,全市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在250万人以上。

刚刚结束的苗族花山节期间,‘云中苗寨3天时间实现营业收入33万元,乡村新业态发展渐入佳境。3个先导工程开园运营不到一年时间,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营收400余万元,带动442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

说起苹果产业带来的增收机遇,新民社区村民孔维艳满心欢喜。近年来,昭通市坚持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促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目标,市外构建地域协作+行业协作+企业协作的劳务协作体系,市内搭建劳务企业+服务站点+基层网格的就业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想转能转、应转尽转、就业增收。云中苗寨是彝良县洛泽河镇龙潭社区的一个村民小组,现有苗族123户574人,其中脱贫户有108户503人,曾是昭通市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贫困发生率最高、巩固脱贫成果最难、返贫风险最高的自然村之一。县级21个高点林火监测点及市级实施的18个高点林火监测点的建成,打破了人工巡山的局限性,基本覆盖全县所有林地,实现了高精度、智慧化的数字监测。

截至目前,全市先导工程已开园运营4个、完工8个、正在建设33个,计划到十四五末建成实验示范村庄100个,辐射带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0个、精品示范村300个、美丽村庄3000个。坚持有技能输出,让群众好就业。

接下来我将一门心思研究肉牛养殖和管理,带动更多村民养殖肉牛,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昭阳区永丰镇新民社区村民孔令昆高兴地说,他把家里的几亩土地流转给昭阳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苹果,又从公司承包了90亩果园来管理,公司以每年每亩650元的标准支付托管费,农忙时节他还要聘请七八个工人来帮忙,他从传统农民变成了有稳定收入的产业工人。

月亮广场、苗寨新韵、民族文化墙,看得见的乡愁令人流连忘返。冷榨黑桃油生产线、浓香菜籽油生产线、全自动灌装生产车间,标准化厂房及先进生产工艺令人耳目一新。

时政新闻眼丨这场最高规格的科技奖励大会,折射了哪些新变化?
COP15,靠谱!